多系统萎缩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,其特点是多个系统的功能逐渐衰退,给患者的身体和生活带来多方面的影响。这种疾病起病隐匿,进展缓慢,早期症状往往不典型,容易被忽视或误诊,等到症状明显时,病情已较为严重,让患者和家属猝不及防。
从受累系统来看,多系统萎缩主要影响自主神经系统、锥体外系和小脑 系统。自主神经系统受损时,患者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,即站立时血压骤降,导致头晕、眼前发黑,甚至晕厥;还可能有排尿功能障碍,如尿频、尿急、尿失禁等,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。
锥体外系受累会使患者出现类似帕金森病的症状,如肢体僵硬、运动迟缓、震颤等。患者的动作会变得缓慢而笨拙,穿衣、吃饭等简单动作也难以顺利完成。面部表情减少,呈现出 “面具脸”,难以表达自己的情绪,这也会影响与他人的交流。
小脑系统受损则主要表现为共济失调,患者会出现步态不稳、行走摇晃,如同醉酒一般,容易摔倒;手部动作协调能力下降,写字时字迹歪歪扭扭,越来越小,拿东西时也难以准确抓取,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活动能力。
展开剩余36%多系统萎缩的病程具有进行性加重的特点,随着时间的推移,各种症状会逐渐恶化,患者的身体功能不断衰退。从最初的轻微不适,到后来的生活无法自理,整个过程让患者承受着巨大的身体痛苦和心理压力,也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照护负担。
这种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极大。由于运动功能和自主神经功能的障碍,患者外出变得十分困难,社交活动也逐渐减少,只能局限在家庭这个小范围内。曾经熟悉的工作、爱好不得不放弃,生活的范围越来越窄,每天面对的都是身体的不适和生活的不便。
多系统萎缩患者还常常伴随着一系列非运动症状,如睡眠障碍,包括入睡困难、多梦、睡眠中大喊大叫等;部分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、构音障碍,说话含糊不清,难以被他人理解,进一步加剧了交流的困难,使患者感到孤独和无助。
发布于:北京市配配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